誤區1:棒磨機鋼棒越貴的越好。同樣的材質、價格相似的產品,質量卻并不一樣,這是因為廠家的加工工藝與使用原料不同。相較而言,鋼坯大、能生產更高壓縮比圓鋼材料的鋼廠,所生產出來的鋼棒質量更有保證。鋼棒質量的好壞并不是由價格的高低決定的,大家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一點。
誤區2:棒磨機鋼棒硬度越高越好。硬度越高的確耐磨性能越好,但這指的是在靜態條件下,而在動態下,硬度越高,則脆性越強,而硬度高、脆性高的鋼棒破碎風險也更大。因此,并不是說硬度越高越好,而是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,適合自己的才是更好的。
誤區3:某個固定材質的鋼棒適合任何工況。任何產品都是有優勢也有劣勢的,鋼棒同樣如此,有的鋼棒錳鉻含量低,更有利于磁選,而有的卻不利于磁選;有的鋼棒比較耐磨,而有的因為含碳量高,脆性比較大......但是脆性大、不利于磁選的鋼棒就不能使用嗎?耐磨的鋼棒又真的適合所有的工況嗎?當然不是了,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了,所以我們才要進行選擇,選擇更適合自己的。
誤區4:以為棒磨機鋼棒是熱處理過的高硬度鋼棒。耐磨鋼棒其實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,只要比熱軋圓鋼硬度高一點的都可以被稱為耐磨鋼棒,它們可能只是碳含量高一些、合金元素多一點、硬度大一些的熱軋普通圓鋼而已。因此我們在購買時需要了解鋼棒的材質、成分范圍、熱處理工藝、洛氏硬度等參數。那么我們要如何分辨產品是否熱處理過呢?除了測試硬度之外,也可以觀察鋼棒的表面,熱處理鋼棒的表面會有螺旋式紋路的氧化皮,因為鋼棒在加熱過程中是通過軌道螺旋式前進和加熱、淬火,所以就形成了這種紋路,而且多為黑色、青色或紅色,之所以顏色不同,與原材料本身的成分、光潔度以及熱處理的溫度等都有關系。